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二本学生努力越过人生暗礁的普通青年(2)

来源:广东蚕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3 04: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0年来,温建的职业发展稳步上升。他在紫金县工作3年后,被借调到省级系统,并顺利纳入事业编制,过着安稳的生活。 黄灯在《我的二本学生》中提及

10年来,温建的职业发展稳步上升。他在紫金县工作3年后,被借调到省级系统,并顺利纳入事业编制,过着安稳的生活。

黄灯在《我的二本学生》中提及,毕业8年后,2006级的52名同学全部在广东就业,绝大多数已经安家落户。他们的职业选择大多保守,如公务员,银行从业者等,一小部分人创业,都在城市过着较为体面的生活。在黄灯看来,这一代学生的发展得益于时代的机遇——“房价平稳、低廉、经济上升的阶段”“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广东地区发达的经济环境”。

进入体制、寻求一种稳定的生活,似乎成为这批贫寒子弟在城市扎根的重要途径。

“就像被打了催熟剂一样,要快点到社会上”

许多学生是在上大学后,才第一次了解到“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的区别——这使得他们进入学校后都出现过心理落差。

找工作时,学历成为第一道门槛。师兄师姐面试时,最常说的一句是:“中大、暨大的人都在,那我肯定没戏了。”温建说,就连紫金县银行系统的岗位,现在也有很多名牌大学生来竞争。

考研则是另一个坎。2006级学生中,没有一人选择考研,直到2018年,也没有人脱产考研。黄灯认为,这或许表明他们对工作较为满意,不需要通过文凭提升来改变生存状况。

近几年来,许多学生开始选择考研。重点大学招收保研生的比例不断扩大,留给非985、211院校学生的机会并不多。黄灯的一位好友曾明确告诉她,第一学历不是985、211,面试再出色也很难录取。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许多学生从刚进大学时就开始找工作。有的从大一就开始在外面兼职和实习,甚至长期花钱请人来帮忙上课。毕业后,他们因为履历丰富,率先找到了工作,从朋友圈来看,生活很体面光鲜。

在F学院,黄灯带着导师制辅导的学生读书、听讲座,逛中山大学校园,希望学生内心更从容,“我的学生似乎没有成长的时间,就像被打了催熟剂一样,要快点到社会上,变成被利用的工具。这不是把他们当人培养,而是当作生产工具在培养。”

“哪怕二本学校的孩子,还是可以通过教育改变命运”

2019届毕业生小欧,来自公务员家庭。她从小厌恶官僚习气,但在家人的劝说下,最终参加了国考,进入江西赣州某县的税务局。她表示,对于二本学生来说,公务员几乎是最优选择,它只限专业,却不限985、211,“只要本科就行。”看着一些还在为找工作奔波的同学,小欧有些庆幸,自己搭上了国考的顺风车。

黄灯在武大和中大读书时,曾观察过本科生就业,进体制考公务员并不是名校毕业生的主要选择。“对于那些二本学生来说,如果能够考公务员,应该是非常好的出路。但重点大学的孩子有更好的选择,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岗位。”

读书改变命运的法则,在这批二本学生身上,并非没有体现。2018年,沐光毕业两年后,进入保利地产做党建工作,如今已和人搭伙,在东莞买了投资房。

在谈到童年的经历时,沐光说,那时他们是村里最穷的人家,连住的房子都摇摇欲坠。沐光的两个弟弟都没有上大学,二弟在村里当“烂仔”,三弟则在工地上打工——这是村里男孩最常见的两种命运,沐光则在两三年前,帮助父母重修了一栋三层高的小楼。

沐光曾对黄灯说,如果没考上大学,他也会成为村里的“烂仔”。大学教育对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哪怕农村的孩子,哪怕二本学校的孩子,他们还是可以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争取到机会。”黄灯说。

考研失败后,2019届毕业生李妍住进了F大附近的龙洞城中村,准备“二战”。她想考苏州大学文艺学,在日常生活中常感受到一种撕裂感——一方面她对做学术感兴趣,想要去探寻真理;另一方面又为现实所牵绊,如今房租都由父母资助。她已决定如果“二战”失败,就先去工作。等过几年再考。

搬进城中村迎福公寓后,李妍买了一盆绿萝放在床头,绿油油的枝叶已悄然蔓生。

文章来源:《广东蚕业》 网址: http://www.gdcyzz.cn/qikandaodu/2021/0303/653.html

上一篇:夕阳唱晚四首
下一篇: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