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传统聚落文化生态的适应机制与策略以广东传统(3)

来源:广东蚕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14 12:5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2.3 物质技术传播促进适应 农耕是当时社会的主要形态,中央王朝的物质文化和技术水平处于领先地位,而岭南地位偏僻,社会发展缓慢,经济基础薄弱

2.2.3 物质技术传播促进适应

农耕是当时社会的主要形态,中央王朝的物质文化和技术水平处于领先地位,而岭南地位偏僻,社会发展缓慢,经济基础薄弱, 物质技术相较落后。由于中原经济文化的强势,岭南具有较强的依附性和跟随性。岭南地区的开发随着中原经济力量的支持和渗透而逐渐得到加强,当地的手工业等相关产业萌芽发展,出现适应当地经济状况和生产力水平的早期生产组织形式。第一种具有官方性质,如煮盐业、漆器业、制陶业、冶铸业等制作生产和经营活动;第二种具有民营性质,如制陶业、制砖业、制瓦业、木工业等;第三种是地区不同聚落控制下的混合组织形式,如区域生产的的乐器业、建筑业、服饰业等。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平衡使区域聚落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为不同物质文化技术的接触提供了可能和便利的条件,先进的文化和物质技术得以快速传播。如形成于唐、繁荣于明清的佛山石湾制陶,吸收传承历代名窑优点并加以发展,自明代起传播至东南亚等地,民谚“石湾瓦,甲天下”。石湾陶脊是广府建筑屋脊装饰,使用于等级高的聚落,形式古朴刚健,具有广府民系特点,蕴涵人们对龙、虎、狮等灵兽图腾的崇拜。物质文化技术传播促进了聚落建筑元素与形式的发展,相应的聚落生活用具、方式、习俗也随之改变。

图2 钱岗古村广裕祠

图3 侨乡五邑碉楼

2.3 对文化环境的适应

文化环境是社会环境的构成因素之一,文化的表征体现了社会经济环境状况。文化环境涉及教育人文、道德规范、宗教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是影响聚落区域的分布空间及聚落层次的重要因素,对聚落文化生态特质的构成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文化思想相互渗透、交流、融合,在聚落的发展中发挥作用。

2.3.1 中原文化的输入促进适应

一般而言,先进和强势文化占据主导,其地位和优势形成了强有力的吸引和模仿效应。由于战乱与开发,中原移民不断南迁,带来先进的文化思想、农耕等生产技术与经营方式。同时也适应了岭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接受移居地的文化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融入当地社会[5]。通过中原文化和区域聚落文化的交流与互动,经济社会落后的岭南地区逐渐接受中原地区先进的农耕文化、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其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也得以传播。如中原传统建筑空间布局以轴线对称为显著特征。主体建筑位于中心,其他建筑分设两侧,呈左右对称布局。“中”是礼制影响下的建筑形态,是政治制度的反映,择中观念为后世继承沿用,寓意庄重统一,中和大同。广东三大民系传统聚落空间布局多采用中轴对称,呈现中原的文化特征与建筑形态。

2.3.2 对宗族文化的传承促进适应

数千年来,我国的封建社会历史悠久,宗族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普遍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构成稳定的区域性人身依附关系。在仰韶文化时期,聚落的布局已出现聚族而居的特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往南方迁徙,背井离乡和颠沛流离强化了人们的生存危机意识,传统的宗族观念和宗法制度延续,宗族向心的聚居组织形式因其适应性而形成。由于生存环境恶劣、经济资源缺乏,人们以血缘为基础聚族居住,不断扩大人口规模与势力范围,以宗族和团体的力量,获取土地、生存空间与资源。广东传统聚落将祭祀之用的宗祠作为空间布局中心,加以扩展分布各居住单元,组织聚落公共活动空间,体现了宗族的宗法观念,是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反映。

2.3.3 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促进适应

广东地区因其地理位置不可避免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自汉代以来,由于航海技术发展,沿海各地陆续展开了海外交通与海上贸易活动。唐朝初年,朝廷在广州设置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专事海上贸易。历代对海外贸易基本实行开放政策。清朝末年,由于战败,英国占领香港,葡萄牙占领澳门,西方文化尤其是西方宗教文化逐渐输入,对外通商口岸的设立与海外贸易促进了异域文化的传播[7]。贸易往来使其与各国的联系广泛,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随着异域文化输入,其建筑文化元素与形态也在沿海地区聚落中出现,漂泊国外的移民返乡,建造别具一格的侨乡建筑。如开平侨乡五邑地区近代民间碉楼建筑(图3),就是舶来文化元素输入所造就。碉楼聚落建筑外观形式和建造材料技术方面虽具显著西洋风格,但当地的生活观念、方式与习俗等方面并未因之改变。从碉楼聚落的建筑空间格局以及反映生活方式的功能用房分布等方面得知,传统的本土核心文化依然保留,其作用大于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

文章来源:《广东蚕业》 网址: http://www.gdcyzz.cn/qikandaodu/2021/0414/1044.html

上一篇:浅谈蚕业发展新思路
下一篇:汉梁文化公园征联获奖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