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广东小蚕商品化经营技术发展现状与创新机制探

来源:广东蚕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11: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蚕桑产业发展,必须经过大力推广应用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综合种养技术,实行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形成低成本高效益的产业化经营。小蚕饲养商品化有助于完善蚕桑产业的良

蚕桑产业发展,必须经过大力推广应用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综合种养技术,实行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形成低成本高效益的产业化经营。小蚕饲养商品化有助于完善蚕桑产业的良种培育、引进系统,推进良种繁育、推广应用的市场化,有助于蚕业服务体系的社会化、生产标准化和蚕农合作组织化建设;有助于在龙头企业带动下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树立名牌,促进茧丝绸业健康、协调、稳定地发展[1]。

1 广东蚕区实施小蚕饲养商品化经营的必要性

小蚕饲养商品化经营是过去所谓的联育、代育的“小蚕共育”的市场化升级版。“小蚕共育”,就是1~3 龄小蚕集中在配有专人、专室、专用桑园,饲养技术水平高,设备完善的单位或专业户饲养,至4 龄起蚕后分发给养蚕农户饲养的一种分段养蚕法。广东省由于气温高、湿度大、桑叶质量差、养蚕设备简陋、年中连续多批次不间断养蚕等原因,各种病原体交叉感染,极易造成蚕病的暴发;因此,实施小蚕饲养商品化尤为重要。商品化的小蚕饲养经营企业较为重视投入和信誉,可杜绝劣质蚕种伤农,便于蚕业技术的推广服务,促进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为广大蚕农提供健康的小蚕,使蚕农的养蚕时间从原来的25 d 左右缩短到约10 d。对农民来说,可降低饲养条件和成本,规避风险,稳定蚕作[2];对蚕种场来说,可提升蚕种质量、减少损失,减少纠纷、促进良性竞争;对收茧企业来说,可稳定蚕茧收购的市场秩序,提高蚕茧质量。因而,小蚕饲养商品化经营是一项多赢的经营方法。

2 广东蚕区小蚕共育的现状

目前广东省粤西、粤北和西江流域蚕桑主产区的小蚕共育率在90%以上,主要共育形式有:一是自20 世纪90年代开始,遂溪、雷州等蚕区率先形成的蚕农自办的“小蚕共育室”,其后推广到全省各地蚕区,约占全广东省小蚕供应的50%以上,规模大的年共育小蚕达2 万多张蚕种,取代了原来的联育、代育等共育形式;但这种模式局限于单家独户,往往受到资金、条件所限,蚕室、桑园和周边环境不规范,缺乏生产的计划性,小蚕质量不稳定,供应无保障,服务带动能力弱。二是自2004年10月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在遂溪县召开“小蚕饲养企业化经营现场会”,推介遂溪县成龙蚕业公司小蚕饲养示范模式以来,小蚕饲养的规模化、专业化和企业化经营在广东各地逐步推广,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在始兴、曲江、乳源、连南、阳山、饶平、罗定、德庆、高州、化州、雷州、徐闻和海南的琼中等县(市)的蚕种场、茧丝企业均建有自营的“小蚕饲养场”,该类型的饲养场通过专业规划建设、规范生产、强化技术监督、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等方式连接蚕农,从而提高蚕茧质量和稳定生产收购,提高蚕桑整体效益,该形式占广东省总饲养量的40%以上;但是,各地“小蚕饲养场”只是公司属下的一个非独立核算、为公司整体利益服务的非营利性单位,经常需要公司从收购蚕茧获得的利润中进行反馈补贴,“责、权、利”难以到位,自身持续发展的能力不足。三是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因产业扶贫需要而在遂溪县和连南县等地建立的小蚕饲养场,该类饲养场实行现代企业化运作,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通过严把小蚕质量关,做好售后跟踪服务,使得蚕茧生产稳产高产,不断开拓市场,做强做大,提高了企业、员工的效益,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和品牌;但是该模式初建时资金投入多、管理成本高[3]。

3 遂溪县成龙公司小蚕商品化经营的做法

2003年,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和遂溪县丝丽茧丝有限公司为贯彻广东省省委、省政府要求“一企业扶持一村脱贫奔康”和“做强做大”广东茧丝绸业的要求,以7∶3的比例共投资30 万元合作共建遂溪县成龙蚕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以探索、实践蚕桑产业化生产与经营创新模式为目的,以向农民提供优质、健康的小蚕为宗旨的小蚕饲养场。自2004年公司注册起至2010年共饲养61 253 张蚕种的小蚕,实现毛利266.7 万元,同时也取得了企业化生产经营小蚕的模式和管理经验。成龙公司的做法如下。

3.1 重点建设好专用桑园和饲养室

3.1.1 建立良好的小蚕专用桑园,确保桑叶优质安全 选择在耕作层厚、土质肥沃、能排能灌、连片集中、相对独立、周边无污染源、远离大蚕区的地方建立桑园;选择叶片肥厚柔软、抗性强、耐剪伐的桑树品种“283”和“283 × 抗10”;采取窄行宽株种植(6 万株/ hm2),深沟厚肥。实现既能省力化收获管理,又能够保质保量地提供质量一致的桑叶[4]。

文章来源:《广东蚕业》 网址: http://www.gdcyzz.cn/qikandaodu/2021/0708/1608.html

上一篇:广东省帆板运动队年度周期体能训练负荷特征研
下一篇:改革开放与广东人民生活史评奋斗与辉煌广东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