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隋唐五代时期的蚕业(3)

来源:广东蚕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7 14:3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刘知远父子经营后汉的五年(947~954)年,948年少监胡崧建议“请禁砍伐桑枣为薪”,949年太子刘仁宝建议发展蚕业:“随户人力胜莳桑枣,小户岁十本至

刘知远父子经营后汉的五年(947~954)年,948年少监胡崧建议“请禁砍伐桑枣为薪”,949年太子刘仁宝建议发展蚕业:“随户人力胜莳桑枣,小户岁十本至二十本,中户三十至四十,大户五十至一百,如能广栽不限本数。”⑤《册府元龟》但未见成效,蚕丝业生产继续在衰退。

继后汉而兴的后周(951~960),郭威及其义子柴荣(郭荣)颇顺从民意进行一些社会的改革,使生产有所转机。

从唐朝后期以来,营田弊害很大,强迫有户籍的编户为营田户,同时营田还强占农民土地,或者以瘠薄田地强迫调换农民的好田。后周鉴于营田弊害的深重,于是进行改革,规定除京兆府庄宅务和两京行从庄外,“其户部营田职员一切停废,一应有客户,元系省庄田、桑土舍宇,便令充为永业,自立户名,仍具元田桑土舍宇牛具动用实数,经县呈状省司,给与凭由,仍放户下三年差遣。”⑥《五代会要》卷15“户部”从发展蚕业的角度,规定桑土为佃户的永业田,有利于对桑树的精心培育管理“百姓既得为已业,比户欣然,于是葺屋植树,敢致功力”⑦《旧五代史》卷112“周太祖记”。此外,合理处理逃户的庄田,招人承佃并招还逃户回乡。“如三周年内,本户来归业者,其桑土不以荒熟、并庄田交还一半;五周年内归业者,三分交还一分。应以上承佃户,如是自出力别盖造到屋舍,及栽种到树林园圃,并不在交还之限;如五周年外归田者,庄田除本户坟茔外,不在交还,如有荒废桑土,际佃户自来无力佃莳,只仰交割与归业人员佃莳。”⑧《五代会要》卷25“逃户”对从外地返回的人户,也作同样的处理。当时将荒田和逃户混合起来进行生产,对恢复农业生产其中包括蚕业生产是有积极作用的。

2 南方蚕业概况

前后蜀(891~965)自从两汉以来,四川一直是农业、工商业发达的地区,在王、孟氏先后据蜀称帝的75年中,境内很少发生战争,民众得以继续进行生产,蜀锦一向驰名。蜀中每年季春月有蚕市,进行桑苗和农具的交易⑨《资治通鉴》卷253“僖宗皇帝”上之下胡三省注,后梁开平四年(910)“岐王屡求货于蜀,蜀主皆与之。又求巴、剑两州,蜀主日:吾奉茂贞亦至矣,若与之地,是弃民也,宁多与之货。乃复以丝、茶、布帛上万遗之”⑩《资治通鉴》卷267“后粱纪二”,可见四川产丝之多。

吴和南唐(892~975)建都扬州,占据江淮地区及江南、江西大片土地,蚕丝生产有一定基础,宋齐丘相继为吴和南唐两国的谋士,他建议徐知诰(即李升,南唐开国主)说:“钱非耕桑所得,今使民输钱,是教民弃本逐末也,请蠲丁口钱,自余税悉输谷帛。绸绢匹直千钱者,当税三千”,当时市价绢每匹五百文,抬为一贯七百文;紬六百文,抬为二贯四百文,绵每两十五文,抬为四十文。即用高于市价三、四倍的虚价来折合实物。徐知诰听取了他的远谋策略。当徐称帝后,又下诏:”民三年内种桑三千株,赐帛五十匹;每丁垦田够八十亩,赐钱两万。桑田和农田都免租五年。“由是江淮间旷土尽辟,桑柘满野、国以富强。”[11]《资治通鉴》卷720“后梁均王”到李升末年,在德昌宫仅租税的积聚“兵器缗帛七百余万”,“耕织岁滋,文物彬焕,渐有中朝的风采”[12]史虚白《钓》。

北周于公元956年攻打南唐,南唐主遣使带缯锦二千匹及其他财物往见,奉表称臣,后来又带罗绮二千匹求见。公元958年,北周得南唐14州16县,南唐主以绢十万匹及其他大量财物犒军,说明南唐丝绸生产有相当比重。

创建吴越国(893~978)的钱鏐,以浙江地区为主割据称王,慑于农民起义的威力,初期实行了一些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同时自量占区较小,乏力角逐称碓,乃采取纳贡中原、修好邻邦的政策,以求偏安,客观上成就了浙江地区八十多年间干戈较少,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一定的进步。后人追记说,“开辟江浙河流,取低处之沃土,置于高处成为高地,地质肥美,遂劝民众事农桑,桑麻蔽野”[13]钱文选《钱武肃王功德史》。

钱缪赋税繁苛,贫民欠税被捉到官府,按各税欠数多少定笞数,蚕农的遭遇当然也不会好些,“尝闻养蚕妇,未晓上桑树,下树畏蚕饥,儿啼也不顾。一春膏血尽,岂止应王赋,如何酷吏酷,尽为搜将去”[14]贯休诗《偶作》。“蓬鬓蓬门积恨多,夜阑灯下不停梭,成缣犹自赔钱纳,未直青楼一曲歌”[15]默处诗《织妇》;《全五代诗》郑74“吴越”。钱缪用虚增田亩数的方法来加重税额,如对临安府新城县“每四十亩虚增六亩,计每亩纳绢三尺四寸,米一斗五升二合;桑地十亩虚增八亩,计每亩纳绢四尺八寸二分,此谓之正税。其他又有和买紬绢,每田一亩计二尺四寸,陆地一亩,计三尺六寸”[16]宋会要稿》“食货“10之12。又对粮布丝绵规定从显德三年(956)起“夏税以六月一日起征、秋税至十月一日起征,永为定制”(同上书),这样也改变了前代不待谷帛收获纺织完毕就催促的情景,方便于民众。为保证丝绸织物的规格,于显德五年(958)规定:“今后公私织造到绵帛细布罗锦绮及诸色匹帛,其幅尺斤两并合向来制度,不得轻弱假伪,罔冒取价,……旧制织絁绢布绫罗锦绮纱穀等,幅阔二尺,迩来年后公私织造,并须及二尺五分,不得夹带药粉,宜会诸道州府,严切指挥,来年所纳官绢,每匹须及一十二两;河北诸州并莱、登、沂、密州、须及一十二两;絁紬正要夹密停匀,不定斤两。絁紬绢长,依旧四十二尺”[17]《五代会要》卷25“租税杂录”。

文章来源:《广东蚕业》 网址: http://www.gdcyzz.cn/qikandaodu/2021/0727/1614.html

上一篇:两宋辽金时期的蚕业
下一篇:乐至蚕桑产业扶贫成效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