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两宋辽金时期的蚕业(2)

来源:广东蚕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7 14:3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宋高宗时,东南诸路每年上供绸三十九万匹,绢二百六十六万匹、绫、罗、絁三万匹。四川每年上供绢、紬七万四千匹,绫三万四千匹,绵、绮一千八百匹

宋高宗时,东南诸路每年上供绸三十九万匹,绢二百六十六万匹、绫、罗、絁三万匹。四川每年上供绢、紬七万四千匹,绫三万四千匹,绵、绮一千八百匹。四川所产绢、铀除大量上供外,还用来在当地与西南少数民族交换马匹。

据成书于神宗元丰三年(1080)的《元丰九域志》载,各地有丝织品生产并有突出的丝织品名产上贡的地区是:

东京:开封

南京:应天

北京:大名

京东路:青州、密州、潍州、缁州、下邳州、兖州、徐州、曹州、郓州、兖州、襄州、随州、唐州、郑州、滑州、蔡州、陈州、颍昌、汝州

河北路:沧、冀、瀛、博、禄、莫、雄、霸、德、浜、景、信安、保定

西路:真定、相、定、邢、卫、洺、深、祁

两浙路:杭、越、润、婺、明、常、处、衢、秀

江南路:太平、筠、江陵、鼎、沣、诚

成都府路:成都、蜀、彭、锦、邛、遂、果、昌、渠、怀安、广安

利州路:洋、阆、蓬、达、忠、涪、夔、万、渝

福建路:泉

广东路:韶、循、南雄

陕西路:陕、渭

河东路:潞、并、岚

淮南路:亳、宿、海、泰、泗、滁、庐、和、濠

宋朝的统治范围显著地较唐为小,养蚕地区则有所扩大,非但是蚕织的重心已移向东南,就是在北方的北宋时也在发展,如河东路的潞州和洋州,在唐时仍无征取绵绢的记载,但到宋时,其北方的汾州(今汾州)、威胜(今沁县)、平定(今阳泉)、宁化(今宁武)、苛岚(今苛岚)和保德(今保德)等军却都要上供绢[21]《宋史》“地理志”。此外,河北路的一些州也兴起了蚕业,陕西路的渭州(今甘肃的平凉市)也上供绢,它与古代的豳地相距很近,说明这里一直保持着丝织的传统,更突出的,当时蚕区已扩展至两广和福建,这些地区的蚕业生产,一直延续至今。

农民从栽桑养蚕到缫丝织绸全过程的生产,是小农经济时期的特色,到了宋代蚕丝生产和织绸生产出现了分工的萌芽。如范成大的“缫丝行”诗“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织妇怨”诗“质钱解衣服,买丝添上轴”。如浙江的瑞安很少蚕桑,但丝织业相当发达,“民耕于力,而以力胜,故地不宜桑,而织絍工”[22]祝穆《方舆胜览》卷9。到此时,出现了比较专门经营织绸的所谓“织帛之家”即机户,这也是蚕丝大量生产,市场上需要统一规格的织品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所促成的。因此,织绸生产已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正如宋初欧阳修在“送祝熙载之东阳主簿”诗中写道“孤城枕秋水,千室夜鸣机”,可见城廊作坊机织之盛,此外还有宫僚出资本经营丝织物印染的采帛铺。但大量成品还是依靠农民小手工业生产。

统治阶级南渡后,也有运用其资本和势力,经营丝织业的。如宋高宗的驸马爷濮凤原是山东曲阜人,淳熙年间(1174~1189)定居浙江桐乡,经营蚕织,“轻纨素锦,日工日多”[23]宛委山《寄龛丙志》。以后他的子孙就在该地大搞农桑,兼营缫织,所产绸名濮绸。

公元960年北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地方势力长期分散割据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丝织业除了传统的家庭工业外,也有许多大规模的民营工场。如曾为召州知事的唐仲友,即在其家乡婺州开设丝帛铺,从事丝绸加工和贩卖,“染造真紫色帛等物,动至数千匹”。官办丝织工场,规模更是宏大,如成都锦院,“募军匠五百人织造,……设机百五十四,日用挽综之工百六十四,用杼之工五十四,练染之工十一,纺织之工百十一”。

第二节 辽金统治区的蚕业

辽的先祖是契丹族,是我国历史上古老民族之一,因地处偏僻,向不为人们所注意,正当中原和南方各地分别建立自己的统治之际,契丹贵族耶律阿保机(辽太祖)则在祖国北方的疆土上建立了辽代。虽历史记载他们的祖先在10世纪也在当地“教民种桑麻”、“诏有司农劝农桑,教纺绩”,但不见有蚕丝的生产,只是以银钱、羊马、骆驼换取中原的紬绢,同时也不懂得农业,在与宋统治者争夺地盘时,“沿途居民园圃桑柘,必夷伐焚荡”[24]《辽史》“兵卫志”,带来严重的破坏性,在刚开始侵占黄河流域时,还是靠掠夺财物以供挥霍,“紫银之鼠,罗绮之篚”[25]《辽史》“兵卫志”,又在与宋的战争中,索取大量丝织品,如景德元年(1004),“宋遣孝继昌请和,……愿岁输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许之”,庆历二年(1042),“宋增银绢十万两匹,文书称贡,送至白沟”。

文章来源:《广东蚕业》 网址: http://www.gdcyzz.cn/qikandaodu/2021/0727/1613.html

上一篇:清代的蚕业下
下一篇:隋唐五代时期的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