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清末蚕桑公社刍议(3)

来源:广东蚕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15 16: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 蚕桑公社的兴办缘由 3.1 国家的制度供给 集中表现为清政府实行的2项新政措施,促进了蚕桑公社的兴起。 3.1.1 兴办实业教育 突出表现为从中央到地方筹

3 蚕桑公社的兴办缘由

3.1 国家的制度供给

集中表现为清政府实行的2项新政措施,促进了蚕桑公社的兴起。

3.1.1 兴办实业教育 突出表现为从中央到地方筹资兴办高、中、初3级农工商实业学堂,着力推广以应用技术为主的实业教育。

所谓实业教育,泛指实施农、工、商各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18]。它产生于18世纪西欧各国产业革命之后,主要为农、工、商各界培养技术工人和中初级技术人员,旨在改善民生,发展经济。在中国,实业教育特指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为农业、工业、商业、矿冶、铁路等物质生产部门培养专门应用人才的教育[19]。承担这项任务的教育机构是清末设立的各级各类实业学堂。1886年江西蔡金台等人于高安县创设蚕桑学堂,首开中国实业教育之先河[20]。1902年清政府责令各省设立农务、工艺学堂,实业学堂正式列入学制;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将实业学堂列为独立系统,横分农业、工业、商业、商船4类,纵分高等、中等、初等3级,各类学堂中,以农业类创办最早,工业类次之,商业类最晚,各级学堂中,以初等发展最快。据《奏定学堂章程·实业学堂通则》载,实业学堂“为富国裕民之本计……行之最为无弊,而小试则有小效,大试则有大效,尤为确实可凭”[21]。

1906年,学部咨各省举办实业学堂,强调各省“一律遵照奏章筹设各项实业学堂,按照地方情形,先设中等、初等实业学堂。此外尤应多设艺徒学堂,招收贫民子弟,课以粗浅艺术,俾得有谋生之计”[22]。1908年,学部“议复闽督松奏筹办实业学堂折”,奏准各省2年之内,每府应设中等实业学堂1所,每所应收学生百名。1909年,学部“通饬整顿筹画实业教育札文”中再次强调上述要求。由于学部的推行,实业学堂数由1907年的137所增长至1909年的254所,增长了85%以上[23]。其中,以蚕桑、蚕业、蚕务命名的实业学堂以及包括蚕业教育在内的农业学堂发展最快、数量最多(表3)。

表3 1907—1909年举办的农业学堂和学生数量情况年份等级学堂数/所学生数/人1907高等4459中等251 681初等高等5493中等302 602初等331 高等5530中等313 226初等592 272表中数据来源于刘英杰主编的《中国教育大事典:1840—1949》[23]。

表3统计数字说明,从1907到1909年高等农业学堂由4所增加到14所;中等农业学堂由25所增加到86所;初等农业学堂由22所增加到114所;各级各类农业学堂学生多达13 493人。加上该时期从国外农业院校毕业归国的留学生,中国出现了一支初具规模的农学人才队伍。这为引进西方农学理论和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农业教育,振兴农村实业,加速农业近代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才资源。

为了尽快改变国内沿袭已久的粗放型或作坊式蚕桑种植与缫丝生产方式,引进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和生产管理经验,挽回被日本、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攫取的蚕丝之利,这些毕业于国内外各级各类农业学堂(院校)的学生,或秉笔上书,恳切陈述兴办蚕桑教育的重要性;或游说地方官吏,阐述襄助蚕桑实业的紧迫性;或劝导绅商富贾,晓谕经办蚕桑实业的功利性;或出版发行刊物,宣传蚕桑缫丝知识;或集资设立学堂;或集股开办工厂……。在他们的热切呼吁和鼓动下,一些依靠蚕桑缫丝起家的商贾和信奉农为邦本的官绅,假借清政府倡办实业的契机,纷纷投资于实业教育。

但是,如何革故鼎新,既传承蚕桑缫丝的优秀传统工艺,保持国货独一无二的特殊品质,又灵活运用西方的先进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尽快改变落后的蚕桑种植繁育和缫丝加工技术,打破种植、育种、缫丝、贸易彼此相互独立的分割局面,实现从原料—产品—贸易—管理的一体化、专业化,大幅度提高蚕桑丝织品的数量、质量和竞争能力,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直至桑农蚕户面临的共同挑战。而此时从日本农业院校蚕桑科毕业归国的留学生或专门到日本考察蚕桑丝织业的官绅商贾,都认为日本的蚕桑丝织业生产管理组织即蚕桑株式会社或缫丝株式会社,适合国内情况可以作为效仿和学习的榜样。1908年四川省率先“拟设四川蚕丝业第一株式会社启”[24-26],1909年公开发布“四川蚕丝业第一株式会社定款”[27]。于是,一种既凸显清政府教育宗旨之“公”,又承袭中国传统社会组织之“社”的新型生产管理组织,在中国开始孕育和萌动。

3.1.2 奖掖重商崇实 突出表现为对襄助农工商成绩突出的官绅晋级嘉奖和对肄习实业的学堂学生尽先任用。

文章来源:《广东蚕业》 网址: http://www.gdcyzz.cn/qikandaodu/2021/0115/540.html

上一篇:广东技工教育发展:历程回顾与特征分析
下一篇:南召县蚕业民歌中的历史文化内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