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清末蚕桑公社刍议(4)

来源:广东蚕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15 16: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首先,对倡导实业教育和助推农工商发展有突出成就的官员予以晋级嘉奖。为了增强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和行业生产的市场竞争能力,抵御世界资本主义的

首先,对倡导实业教育和助推农工商发展有突出成就的官员予以晋级嘉奖。为了增强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和行业生产的市场竞争能力,抵御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渗透和商品倾销,清政府不仅竭力推崇以“尚实”为宗旨之一的教育指导方针,饬令各地想方设法筹办各级各类实业学堂,而且从中央到地方设置了专司教育和实业的管理机构,如中央设学部、农工商部,地方设学务处、农工商局等,并实行自上而下、逐级考核、申明功过、擢升黜陟的奖惩机制。对务本求实注重农业生产,特别是在种桑缫丝方面成绩突出,衔命完成赋役租税上交任务的地方官员,予以嘉奖或晋级。如履职河南捐资开办河北中等蚕业学堂的韩国钧和先后捐资参与兴办许长蚕业学堂、巩县蚕桑学堂、邓州蚕业学堂并鼓励农民植桑养蚕缫丝的潘守廉等,都曾受到清政府的恩赐和嘉奖。

其次,对实业学堂毕业生分列等级予以优先任用。为了吸引更多贵胄子弟和聪慧才俊肄习实业,缓解农业实用技术人才供不应求的匮乏局面,清政府出台了奖掖实业学堂毕业生的优惠政策。《奏定学堂章程·各学堂奖励章程》规定,高等实业学堂毕业奖励如下:“三年毕业,程度与高等学堂同”,“考列最优等者,作为举人,以知州尽先选用,令充中等实业学堂教员管理员;考列优等者,作为举人,以知县尽先选用,令充各中等实业学堂教员管理员;考列中等者,作为举人,以州同尽先选用,令充中等实业学堂教员管理员;考列下等者,令其留堂补习一年,再行考试,分等录用,如第2次仍考下列,及不愿留堂补习者,给以修业年满凭照,令充各高等实业学堂管理员。”中等实业学堂毕业奖励如下:“考列最优等者,作为拔贡;考列优等者,作为忧贡;考列中等者,作为岁贡”,并准其升入高等实业学堂肄业。如果不愿意继续深造,则分别“以州判、府经、主薄”分省补用。”[22]在这种奖掖政策的激励下,大批因科举停废而中断及第仕途的学子纷纷投报实业学堂,寄希望以新的名分改道实现科举时代的夙愿与梦想,拾阶挤入象征社会权力地位的上流阶层。虽然这些芸芸众生中不乏媚俗取巧者,但清政府的制度供给和政策激励毕竟把大批学子招揽到了自己的麾下,并使他们在“尽先选用”的诱惑下一门心思追求考列等级,自觉不自觉地走上了肄实业、重技能、贵运用、求实效的实业研习之路。这在客观上刺激了近代中国实业教育的发展,为农工商等实业生产领域培育出了一批亟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当中有的人潜心钻研实业技术,有的专注实业生产,有的躬身实业教育,有的专司商业贸易,为近代中国教育文化科技的进步和工农业生产技艺的改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再次,对自费游学生经过考试和考核予以适当任用。为了学习世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清政府鼓励自费出国游学,并通过对这些“海归派”学业与品行的严格审核,予以国内各级各类实业学堂学生之同等待遇。此外,颁布公司律,出台相关政策,广泛动员社会各阶层捐资兴学或投资实业,对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业生产单位或个人予以资金上的扶持和政策上的倾斜。这在当时条件下对复苏地方经济,扩大实业规模,增加政府收入,规范生产经营和行政管理行为等,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共同推动下,工业、商业、矿业、交通运输业等领域相继成立了许多不同性质或名称的公司,农业领域也涌现出了专司树艺、浇灌、垦殖等专业性组织。于是,蚕桑公社破土而出,成为人们青睐的新生事物。

3.2 绅商的投资襄助

集中表现为绅商富贾为获取丰厚的经济利益而纷纷投资蚕桑丝织业。

清政府的政策驱动和蚕桑丝织品价格的逐年走高,使具有养蚕缫丝资源禀赋的绅商富贾,开始关注国内外蚕桑丝织品的市场行情和价格走势。为了规避或防范单一商品生产因市场变故而蒙受的经济损失,他们或独资、或合资、或以生产要素(桑园、设备、技术、资金等)入股的方式,相继组建了一些融生产与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性生产管理机构,如树艺公司、垦殖公司、农牧公司等。他们的所作所为,既促进了桑树的规模化种植和缫丝的专业化生产,提高了蚕桑丝织品的产量和质量,扩大了蚕桑丝织品的对外贸易,同时也加剧了国内同行业之间的原料抢购、市场争夺和价格竞争,乃至相互钳制、相互挤压,致使企业无法正常生产,价格涨落起伏不定,产销双方损失惨重。加之生产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下,产量有限,质量欠佳,在国际市场上倍受日货的排挤,整个行业陷入萧索困顿的被动境地。如何改变这种状况,重新夺回中国蚕丝曾经在国际市场上的“擂主”地位,成为蚕桑丝织业者的共同祈盼。

文章来源:《广东蚕业》 网址: http://www.gdcyzz.cn/qikandaodu/2021/0115/540.html

上一篇:广东技工教育发展:历程回顾与特征分析
下一篇:南召县蚕业民歌中的历史文化内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