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致敬与感恩评广东风格钢琴曲第一人夏里柯的钢(2)

来源:广东蚕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2 04: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例1 《粤调》 例1右手所奏即广东小调《梳妆台》的旋律,音乐所刻画的正是“一个淑女在梳妆台前”梳妆打扮的形象。左手部分是和声的衬托,亦隐伏着

例1 《粤调》

例1右手所奏即广东小调《梳妆台》的旋律,音乐所刻画的正是“一个淑女在梳妆台前”梳妆打扮的形象。左手部分是和声的衬托,亦隐伏着复调的对比声部。

例2中的左手部分快速演奏广东民歌《卖杂货》的曲调,右手部分采用活泼的跳音进行装饰和陪衬。

例2 《粤调》

例2这一段的英文小标题即“有卖花郎经过”。在右手的和声衬托中,还隐藏着一个轻快的副旋律,它和《卖杂货》的主旋律一起塑造了一个年轻、乖巧的卖货郎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粤调》最后一段的英文小标题是“花之歌”,实际上是对《水仙花》旋律的多次加花变奏。钢琴在这里发挥了灵活、多变的加花技术,充分展现了鲜花给人带来的愉悦感绪。

H.S. Law在前言中还对《粤调》的历史意义作了评价:“作曲家终将为完成了如此独一无二的、前所未有的工作而获得开拓者的荣誉。”这篇前言写于1931年7月,发表至今已将近九十年了。今天看来,评价仍是准确的。夏里柯的探索性创作,在中国钢琴创作的发展历史上,确实具有“前所未有”的开创性意义。

在《粤调》的版权页上还有几句英文值得注意:《粤调》出版的1931年前后,夏里柯在菲律宾马尼拉的一个音乐教育机构担作曲和钢琴教授。版权页上的具体文字如下:“所有与此作品相关的复制权均已获保护。有再使用的要求须与在菲律宾马尼拉,Mabini 44号音乐学校的作曲者联系。”②

《两首中国南方曲调》(作品18)

《两首中国南方曲调》是题献给夏里柯在圣彼得堡学习时的钢琴老师加尔斯顿的。它包括两首广东民间音乐改编曲:《双飞蝴蝶》《旱天雷》。乐谱于1932年在美国由明尼苏达州圣路易斯艺术出版协会出版,版权属于美国、英国和国际版权联合会。这份乐谱在1935和1957年重印过。由此可见它在海外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两首中国南方曲调》是1932年在美国圣路易斯出版的;《粤调》是1931年在上海出版的。两份乐谱出版时间仅相差一年。两相比较,《粤调》是简单的手稿影印版,《两首中国南方曲调》是规范的线谱版,两者在谱面的清晰度和版权的规范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距。

在这份乐谱的前面,有夏里柯提供的《夏里柯的传记素材》。前面我已经提到过,这是一篇重要的夏里柯简历。《夏里柯的传记素材》中写道:“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夏里柯先生在东方居住。他在中国期间,对中国音乐非常有兴趣,并且为钢琴改编了许多中国传统的曲调。其中应提到的有《柳摇金》(Goldrain from the Weeping Tree)、《寡妇的悲哀》(The Widow’s Sorrows)、《汉宫秋月》(The Autumnal Moon as seen from a Palace)、《饿马摇铃》(The Hungry Horse Rings the Bell),以及《雨打芭蕉》(The Raindrops Knocking at the Leaves of the Banana Tree)。”③

在这份1932年发表的材料上,已经提到的夏里柯的钢琴改编作品有《柳摇金》《寡妇的悲哀》《汉宫秋月》《饿马摇铃》《雨打芭蕉》等多首。一个外国人,却“对中国音乐非常有兴趣”,并且肯于下艰巨的功夫去学习和钻研,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十分可贵的精神。

1.《双飞蝴蝶》

在对《双飞蝴蝶》改编曲的具体解释中,夏里柯写道:“这是一首为真正的中国曲调改编的乐曲。它是一首叫作‘古典歌曲’的传统曲调,经过几个世纪,由‘口传心授’的方法传承下来的。有些古典歌曲是唱的,有的有描绘性的标题但没有歌词,而是由诸如笛子、胡琴或者类似洋琴的乐器演奏。《双飞蝴蝶》是一首中国南方的器乐曲调。中国音乐往往是齐奏的,多数齐奏没有兴趣使用钢琴,改编者根据这首歌曲标题的意思改编并对原曲调增加了对位,两个声部代表两只蝴蝶优美地飞翔。这首乐曲要弹得极为雅致优美、清晰明净,拍子要非常严格。真正的中国曲调中,p、mp往往要比对位声部的pp略微大声一点儿。”④

钢琴改编曲《双飞蝴蝶》的音乐轻灵流丽,就像一对蝴蝶在丽日阳光下的鲜花丛中上下翻飞。夏里柯“根据这首歌曲标题的意思”,即根据“双飞蝴蝶”这四个字进行了自由发挥和加工,还很自然地吸收了广东小调《水仙花》的旋律。例3是《双飞蝴蝶》的开始部分。

例3 《双飞蝴蝶》

例3中左右手弹两个曲调,两者是复调关系,难得的是,两个声部都是五声性的,都很“广东味儿”。全曲基本上是“两声部的民族风格复调”。这种“多声部民族风格复调”的创作探索,对中国作曲家解决钢琴作品的民族风格是有很大启发意义的。比夏里柯的《双飞蝴蝶》稍晚创作的贺绿汀的《牧童短笛》(1934)、刘雪庵的《西楼怀远》(1936)等作品,就在“多声部民族风格复调”的创作实践中做出了更有创造性的努力。

文章来源:《广东蚕业》 网址: http://www.gdcyzz.cn/qikandaodu/2021/0312/740.html

上一篇:加快现代蚕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下一篇:颜宗湖山平远图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