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广东行政委员制的创设与裁撤*(2)

来源:广东蚕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4 13:3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与此同时,加强对广东全省各县行政组织的有效监督,被提上国民政府的议事日程,并因广东省域辽阔,交通又不甚发达,对于奉行省县二级制的国民政府

与此同时,加强对广东全省各县行政组织的有效监督,被提上国民政府的议事日程,并因广东省域辽阔,交通又不甚发达,对于奉行省县二级制的国民政府而言无疑是一大难题:如果专恃在广州且实力薄弱的省政府及民政厅来管理全省行政,事实上必不可能;若是放任不管,各县行政势必散漫,致亏职守。在当时国民党左派及在粤中国共产党看来,如果行政中枢不能照顾全省行政,“各县县长必可自由行动,不执行命令,勾结土豪劣绅压迫人民,加捐重征中饱私囊,做种种扰害人民之事”,因此“为整顿广东吏治与财政起见,不得不有新的行政制度”。⑤张太雷:《张太雷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第202 页。职是之故,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在整饬吏治同时,开始考虑对广东全省行政体制和官制进行一些改革和调整。

时任广东省政府民政厅长的古应芬,在体察第二次东征与南征的形势后,有感广东“地方辽阔,民政厅组织过简,恐兼顾不周”,向广东省政务委员会提议,在维持省政府与民政厅组织法的前提下,在边远的东江、南路另行设置行政人员,代替组织较为简单的民政厅,暂时行使监督之责。①《古应芬辞职之原因》,《广州民国日报》1925 年12 月8 日第3 版。不过,当时政势对其主张实施极为不利,其中最大的阻力来自国民党内部政争。

国民党内左、右派间分歧与裂痕由来已久,在孙中山逝世后更趋明显,左派占据上风。先是在国民政府成立时,汪精卫被选为国民政府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左派及其盟友占据要津,右派方面,除胡汉民任政治委员会主席及毫无实权的外交部长外,林森、邹鲁、张继、居正、谢持等多被投散置闲。②陈公博著,王瑞炯、李锷、赵令扬编注:《苦笑录:陈公博回忆(1925—1936)》,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79 年,第29、36 页。8 月20 日廖仲恺遇刺身亡后,鲍罗廷撮合汪精卫与蒋介石结成政治同盟,先后将胡汉民、许崇智逐出广州,形成汪、蒋联合执政的局面。作为右派的古应芬,原与胡汉民、汪精卫、陈融齐名,国民政府成立后即出任广东省政府民政厅厅长,平日与许崇智、胡汉民接近,久为国民党左派中人所不满,早欲去之,但因其资格颇老,办事又勤,且与实力派李济深关系较为密切,又不能无故去之。自7 月28 日许崇智下台后,古应芬不仅维持民政厅长一职,更在9 月26 日被推为省务会议主席。

当时率军在东江前线的蒋介石则希望在掌控东江地区的同时,实现驱逐古应芬的目的,主张在省县间恢复设置道一级。早在第一次东征时,蒋介石及黄埔军即希望将东江地区作为自己的财政基地,因许崇智态度摇摆不定并偏袒张民达,未能实现。③[俄罗斯]阿纳斯塔西娅·卡尔图诺娃编:《来到东方:加伦与中国革命史料新编》,张丽译、李玉贞校,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 年,第238-243 页。国民政府建立后,蒋介石的地位大为提高,倒许后拥有更大发言权。他在驱逐追随许崇智军官的同时,亦将与许关系密切的古应芬列入排斥之列,而有关行将统一后的广东政制规划,正好为之提供了一个机会。蒋介石主张“规复道制,削减民政厅权力,即所以对待古应芬者,盖欲以此示意于古,使古知机而退也”。④《蒋介石排斥古应芬之手段》,《香港华字日报》1925 年11 月25 日第1 张第3 版。

11 月14 日,鲍罗廷、汪精卫、古应芬、谭延闿等人在鲍罗廷家“议行政区域事,未决而散”。⑤《谭延闿日记》,1925 年11 月14 日条,北京:中华书局,2019 年。各人主张分为两派,一派主张仍实行省县两级制,即省政府直辖各县;一派主张恢复道制,改行省道县三级制。两派各有弊端。如采行省县二级制,不仅广东全省地域广阔,各州县人情、风尚各有不同,而且东江、南路极边地方距省城广州太远,在当时交通条件下,省政府难以遥制。但恢复道制,则或因延旧习,将道尹仅定为一个承上启下之层级,或赋予道尹实权,对省政府造成威胁。恢复道制,不仅与国民政府奉行的省县二级制相悖,如赋予实权又势必削夺民政厅职权,自然为古应芬所不许。尽管其时国民政府重要职务多由宋子文、陈公博等新式人物掌握,所谓元老派、太子派及其他异派人物被驱逐殆尽,仅古应芬、邓泽如等少数继续充任要职,古仍以职权所在,不肯放弃。⑥《古邓将相继下台》,《香港华字日报》1925 年12 月12 日第2 张,第2 页。16 日,鲍罗廷、汪精卫、古应芬、谭延闿等人在鲍罗廷家里议行政区域事,结果仍因古应芬反对,无果而散。⑦《谭延闿日记》,1925 年11 月16 日条。

文章来源:《广东蚕业》 网址: http://www.gdcyzz.cn/qikandaodu/2021/0204/552.html

上一篇:旅游—文化—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分析和预测 —
下一篇:数字技术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转型的路径探析